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本报记者段金柱 仅用了10多年,罗源就成为全国秀珍菇第一县。回望这一“无中生有、有了做大”的历程,有几点经验颇值得关注,也许对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县域有所启发。 其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农业,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相较于工业、服务业,传统农业投入产出比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因而,农业更需要扶持。但这种扶持到底是停留在文件、口号上,还是付诸实际行动中?毕竟,论对地方GDP、财税的贡献,农业占比并不高。着眼于食用菌等产业的长远发展,罗源县出台了《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配套具体措施。“这是经济总量渐渐提高,工业反哺农业,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应该做的。”县委书记吴兰铮说。这项政策,已在罗源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利好政策发挥的良好效应,不仅在于补助资金,更在于给农民发展的信心。就像如今已成为平和农民致富“黄金果”的琯溪蜜柚一样,20多年前,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扶持,并鼓励干部带头示范种植,当时的农民很有可能不会跟进种植市场前景还不明朗的柚子。 其二,借助科技之力,提高效率、效益。一些农业产业产值、利润不高,是因为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借助科技的力量,趋向工业化,提高单位产出,实现增产增收。尤其值得赞赏的是,罗源菇农们在实践中摸索,大胆创新,发明了移动打冷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三,探索可复制的、最佳的产业链发展模式。究竟怎么做,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记者认为,需要像工业一样,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罗源县食用菌产业就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制种的、栽培的、销售的,分工明确,各自发挥技术和资金优势,协同共振。 其实,不必期望每个农民什么都会,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将各自的独特能力通过某种形式集聚起来,或将推动一个产业的大发展。这样的思路,亦当运用于蔬果、养殖等其他农业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