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畲 家 忠 勇 薪 火 百 年
闽东畲族革命故事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的火种之所以能在闽东大地传播,革命的力量之所以能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得以保存和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的团结。” ——摘自习近平《摆脱贫困》一书《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讴歌党100年历史征程中的光辉业绩,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史的宣传学习,多彩畲族以“畲家忠勇·薪火百年”为主题,集中展示闽东畲族英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用闽东畲族红色英雄史诗谱写民族团结新乐章,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畲家铁汉钟日柱
▲钟日柱烈士
“敢做木头不怕钉,敢做笊篱不怕淋;火烧王茅心不死,杀头也要干革命。”这是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流传于闽东民间的畲族革命歌言。
在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最紧要的关头,闽东畲族人民以其独特的英姿参与了这场血雨腥风的斗争。他们为了闽东地方党组织和工农红军的生存与发展,以巨大的代价赢来了革命的胜利。那时,有一位惨烈牺牲于这场战争的畲族共产党员一直被人铭记,他就是安周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钟日柱。
1892年6月(清光绪十八年),钟日柱出生在福安县穆阳乡(今福安市穆云畲族乡)下竹洲村一个贫苦畲族农民家庭,以砍柴换米度日。恶劣的生活环境让钟日柱过早懂事,从小他就磨炼出刚强的性格。1933年(民国22年),闽东革命者马立峰、詹如柏深入竹洲山地区宣传革命道理,在当地发展党组织与农会组织。
钟日柱深受革命思想洗礼,他参加秘密农会,投身“五抗”运动(抗租、抗债、抗捐、抗税、抗粮)和分田活动。1933年2月,钟日柱担任周宁苎园坪中心交通站交通员,主要负责苎园坪、首洋、下竹洲山、白鼻岩、龙溪、穆阳等地的信息联络。1934年经倪愚四介绍,钟日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全身心地投入革命斗争中去。1935年8月,钟日柱担任宁寿(周宁、寿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6年4月,宁寿县改称安周(福安、周宁)县,钟日柱继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7年1月28日,敌人第三次对竹洲山进行“清剿”,竹洲山区域内有6个畲族村庄被化为一片瓦砾,数千亩原始森林成为一片焦炭。由于当时闽东地方的国民政府当局对游击区实行“移民并村”制度,竹洲山一带的畲族人民被赶在一起编保甲、订连坐。但畲族人民从不屈服于敌人,待敌人退去后,钟日柱趁敌烧山慌乱之际,带领畲族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兵工厂枪械修理所和后方医院的伤病员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岩下楼”自然村,把“后方医院”里的红军伤病员抬到周宁黄殿村,再转移到宁古屏一区去治疗。
1937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二),敌人趁着畲族人民过春节之际突然包围了竹洲山,钟日柱在指挥群众迅速撤退时遭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敌人将钟日柱关进咸福村祠堂里(地主民团团部),每天对他软硬兼施,试图从钟日柱的口中获得红军的去向和修械厂、后方医院的位置,敌人用铁锥子刺他,将他推入冰冷的龙井涧水中闷溺,用烧红的铁钳烙他,甚至用枪刺挑出他的一只眼珠,但铁骨铮铮的钟日柱始终坚定地回答“问墙”(畲语意为“不知道”)。到了这年3月29日(农历二月十七日)这天,天气阴沉,对钟日柱无计可施的反动派恼羞成怒,残忍地砍下他的头颅,用铁线串通他的双耳,将他的头颅悬挂在咸竹弯村口示众两个月。畲家铁汉钟日柱的生命就以这样悲壮的形式被定格在了45岁。
据不完全统计,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仅福安竹洲山一带9个村落86户366名畲族同胞中,被杀害的就达到202名。那时,竹洲山上的畲族群众哪怕过着钻深山、住草楼,甚至是无家可归的生活,也没有一个人投敌叛变。正如当年闽东革命领导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所评价的那样:“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年代,畲族人民作用很大: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诚;第二,最团结。”
▲叶飞题词手迹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忠诚勇敢的闽东畲族优秀儿女,他们的精神必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闽东人民砥砺前行、奋发向上。
参考文献: 《闽东畲族革命斗争纪实》(中共福建省宁德地委党史办公室出版)
精彩回顾 ▲宁德市“三月三”畲族文化周来了!
▲三月三|抖音搜#多彩畲族#发布视频!万元奖金等你瓜分!▲千元大奖拍出来!多彩畲族线上摄影展火热征集中!“醉美”宁德畲乡等你来记录▲建党百年纳百言,同心共祝齐献礼,万元大奖等你来瓜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