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湾之窗

查看: 2017 | 回复: 0

发表于: 2021-4-23 11: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9dcc9dfeac5f5e49825059214738e27f.png
///

畲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生产劳动,招待来客,闲暇休息,以歌为乐;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喜庆吉日,以歌相贺;丧葬祭祀,以歌当哭;社会交往,以歌代言;畲族人民整个生活中无不与歌相连。



19dcbbb64d4c98e2f77826935d5c0b97.png

水亭畲族在清同治五年由丽水景宁迁入,民歌也随之传入。清代至民国期间较盛行,解放后至文革前稍有减弱,畲民在日常生活仍在传唱。文革期间停止,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每逢市、乡、村举行文化活动也唱婚礼对歌,作为畲乡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之一。2009年,水亭畲族对歌被列入金华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有金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蓝开寿、蓝新美,兰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蓝爱云。



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载体



c3caa6cc34adf45d5a94d3444dffaded.png
畲族民歌

畲族有本民族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唱民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但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关本民族的祖先传说、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内容都依靠口口相传,其中畲族民歌是主要的载体。我们可以从《盘瓠歌》中寻找到畲族的起源,了解畲族四大姓氏“雷”、“蓝”、“钟”、“盘”的由来。从《砍柴歌》《采茶歌》中知道畲民的日常工作情况,明白他们的劳动习俗;从《嫁女歌》《敬酒歌》中看到畲族的婚嫁习俗;从《祭祖歌》中知道畲民的丧葬习俗及祖先崇拜;从畲族诸多歌会中,我们知道畲族人的恋爱、交际和其他生活情况。畲族民歌有叙事歌、论古歌、婚嫁歌、劳动歌、伦理歌、仪式歌、祭祀歌、小说歌、儿歌等类别,几乎涵盖了畲族人民的全部生活。


d2055138a3e0d71b253480a947ebeb59.png

畲族民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唱民歌成为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论男女老少大多善歌,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歌俗歌会。畲族人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三都要举办盛大的歌会,竞相飙歌,互相学习。在祭祀婚嫁和传师礼仪中,以民歌串起整个仪式,世代传习仪规与民歌。畲族人自小随父母唱习民歌,到一定时候又要拜师学歌。畲族民歌使本民族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畲族民歌古朴悠扬的词曲魅力



f2697a290a2c9cf1d1b8a157b8ed9d03.jpg
五声民族调式

畲族民歌的曲调多为中国传统的五声民族调式,旋律构成音较简单,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畲族民歌以清唱、口头传承为特点。

畲族民歌的歌词非常讲究押韵,具有诗般的格律,一般七言一句,两句一行,两行一条,四句一首。有七言词格、五言词格、七言词格的变体、叠韵叠句词格等。畲族民歌讲究畲语押韵,善于使用无实际意义的衬词,以帮助调整乐句、抒发情感、留给歌手换气和思考的空间,常使用“哩”、“罗”、“啊”、“依”、“哎”、“嘞”等,一般置于句首、句中、句尾,也有多个位置合用的。一般在祭祀、招待客人、节日和生产劳动、休闲时,不少人能即兴编唱,甚至有的能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但由于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多数民歌作品储存于畲民头脑之中,部分民歌多以汉字畲语记录的手抄本流传民间。




畲族民歌的传承危机



a97994103d7bec8a8827bf7374c6b434.jpg
传承危机

在旧社会,畲民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生活。因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民族文化共融的趋势正在日益增长,文化同化的现象正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式之下,畲族民歌面临着被边缘化、消亡的状况,畲族民歌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走进如今的畲族村寨,畲民几乎都穿着现代服饰,会说畲语的年轻一代寥寥无几,会唱畲歌的民间歌手也所剩无几。畲语与畲族民歌密不可分,畲族语言的流失直接导致畲族民歌基石的瓦解。


e9b8d41316f93fe934adcf9cc44f8a1b.jpg

畲族人唱歌往往都是即兴的,在山林、在田间、在河边,嫁娶时、劳作时、丧葬时,随时随处可见可闻。而现在因为受汉族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影响,这些习俗都在慢慢地简化、消失,畲族民歌也失去了表演的场所。现在似乎也只有在节日时才会唱起畲族民歌。

近年来,许多领导和专家已经认识到了保护畲族文化的重要性,传承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开展了大量的保护传承工作,许多畲民也自发地加入到畲族民歌的传承保护队伍当中去。


e2578b0623d34e1d8be3fa141eebe992.jpg
图文提供:兰溪市非遗中心
责任编辑:江建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289 | 回复: 293

手机版

轻松易点,迅速到家!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窗哥亲密互动,还有劲爆优惠等你来拿!

订阅QQ邮件

第一手促销资讯,尊享邮件特惠商品,优惠不错过!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问题反馈| html {   -webkit-filter: grayscale(90%);   -moz-filter: grayscale(90%);   -ms-filter: grayscale(90%);   -o-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scale(90%);   filter: gray; }

GMT+8, 2024-9-19 10:09 , Processed in 0.2623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罗源湾之窗 - 联系电话:13799315700 公网安备 35012302000102号 © 2001-2013 Comsenz Inc. ( 闽ICP备12018450号-1 )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