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一个昔日人烟稀少、土地抛荒严重的偏远山村,去年有近3万人次游客造访,村民收入大幅增长,是什么让秀岭自然村重焕生机?本期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就带领我们走进秀岭自然村去寻找答案。
穿过一条蜿蜒不绝的小路,不知不觉已置身竹海之中,仿佛世外桃源一般,一座写着“乡状元竹海庄园”的房屋映入眼帘。村主任陈凤告诉我们,这就是村民致富的原因。
飞竹镇官路下村村主任 陈凤强哥强嫂来我们村庄之后,给我们村庄带来特别大的变化,像眼前这栋民宿,其实原先是一间牛栏,他们花了很大的心血去改造,这个牛栏才变成现在这么美的样子,而且他们到来之后,开始做稻田养鱼这些项目,也让外出的村民回来就业,可以在家就能赚取经济收入 。陈凤口中的“阿强哥 阿强嫂”就是这个庄园的主人,郑毅强和朱秋容。阿强哥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是庄园的“主心骨”,阿强嫂能言善道、热情好客,是庄园的“活招牌”,他们用6年的时间,打造了乡状元竹海庄园,见证了秀岭的变迁。
2014年,郑毅强和朱秋容夫妇来到秀岭村,成立了公司以及畲农合作社,规划建设5000多亩的飞竹高山湿地农业休闲旅游综合体,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乡状元竹海庄园负责人 郑毅强
我们现在主要是两块,一块就是像整个村的地,都是由我们公司流转过来的,流转完以后,我来这里的两年以后,也成立了合作社,把村里的年轻人壮劳力都邀请回来,回来参与我们这边的合作社,然后由合作社跟我们公司这边合作,由他们来种植,我们来销售,这样达到大家共赢,比在外出的这种工资要高得多。通过土地流转,郑毅强向村民租了近400亩农田,开荒种地。4间破烂不堪的牛棚、农舍,经过他们的精心改造,成了别具民族风情的民宿和休闲屋,而在打造庄园的同时,郑毅强夫妇也遇到一些难题。
乡状元竹海庄园负责人 朱秋容刚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不理解我们,就像我建门口的公共厕所一样,因为我来到这里,那个厕所有七户人家,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你如果跟他们讲,那块地是征来是做公共厕所,他会觉得容姐,你又没有房子住,你还住在没有卫生间的房子里面,然后那么破的地方,那你为什么去建一个公共厕所呢?所以他们不能理解我,我怎么说他们都不明白,我就跟他们讲,如果是城里的人到这个乡下来,如果没有一个厕所的话,我觉得是留不下他们的。村民 黄光禄面貌变了很多,(他们)没来的时候这附近都荒了,来了之后面貌变得很好。我都是叫她小妹,他们都是叫她阿强嫂,他们来了之后,我们村里真的变很好,村民会去劳动,(阿强嫂)他们会叫村民劳动,我那边的房子也拿去租给他们,游客来了有地方住。
通过不断的思想磨合,现在村民们不仅认同郑毅强夫妇的做法,还与他们成了“亲人”乡状元竹海庄园负责人 朱秋容村里面的包括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叫我容姐,小孩子都叫我干妈,其实得到这样子的称谓,我觉得真的挺骄傲的,挺自豪的,很有成就感。周末的中午时分,是竹海庄园厨房最忙碌的时候。厨师林太容就是返乡创业的青年之一。
林太容乡状元竹海庄园厨师我们以前都在外面打工,自从这个公司入驻我们村以后,我们就回来这边上班。我是以前是在家里烤那个笋干,那时候我还不认识郑总跟容姐两个,然后他们买过笋干以后,到我们这个村来发展,所以我们也回来在这边上班。到这边上班基本工资加上现在,我现在有办一个合作社,还有那边那个收入,会比以前在外面上班会高很多。像林太容这样因为乡状元竹海庄园项目回归的秀岭人还有几十个,这也是郑毅强夫妇最想看到的。
乡状元竹海庄园负责人 郑毅强刚到飞竹镇秀岭这个自然村,土地抛荒的很厉害,还有村里面基本上年轻人都没有,都是老人家,等于乡村里面已经找不到以前乡村的这种繁荣,所以我们想把这个项目做起来,就是把种植把健康食品做起来,带动外出的年轻人回来,也可以跟我们一起自主创业。在庄园的生态农业项目里,最出名的莫过于“稻田养鱼”。
乡状元竹海庄园负责人 朱秋容我们稻田养鱼是我们2015年引进到这个村庄,我们的稻谷全部都是用那个老品种,就是原来的可以留种子的稻谷,然后村民是这样子的,他们的田地都租给我们,然后由他们来生产,然后我们来做销售,是这样子的操作方式。
稻田养鲤鱼,鲤鱼吃稻虫,不仅荒田复耕、鲤鱼肥美,每亩还可增收5000元。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乡状元竹海庄园获得了省、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称号,辐射9个村,带动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基地近千亩。不仅如此,乡状元竹海庄园还主打“健康、生态”的竹海庄园产品,打破农村和城市高消费群体的信息壁垒,开发微信定制、家庭配餐等渠道,把村里的绿色农产品,送进城市小区、月子会所。去年,稻米、田鱼、竹子酒、鸡、鸭、蛋、莲子等销售收入达190多万元。
据统计,秀岭村去年人均收入15000元,比2015年提高6600元,其中,与庄园合作或在庄园务工的村民,人均收入超3万元。6年来,秀岭自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源于郑毅强夫妇倾尽心血的打造,他们带着感情扎进乡村、融入农村,和村民亲如一家,带村民共同发展。他们把乡村的特色挖掘好、包装好、使用好,最后形成当地的独特优势、金字招牌,形成了聚人气、聚财气的秀岭变迁致富路。
来源:罗源县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