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端午节习俗
五月初一至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节活动内容丰富,初一日凡佛教信徒,其门两侧挂蒲艾,寓斩邪招福之意。节日包粽吃粽,粽以糯米、花生仁等原料,用竹叶包扎而成,亦有加以肉丁、香菰丁、虾仁。初五早晨以粽当早餐。小孩挂香袋,系长命缕。旧时,认为端午节之后“五毒俱有,诸病蜂起”,胸挂装有山奈、雄黄、艾、樟脑等药物的香袋可祛毒,臂系五色丝线的“长命缕”可辟邪。初五日午餐,全家共饮雄黄酒,并以雄黄涂小孩头额、耳朵,谓可祛毒。同时浴兰汤、熏午时。初五日以菖蒲、艾和青草药熬汤并煮蛋,用汤洗澡,洗后吃蛋,午时许清洗水井,打扫室内外卫生,用雄黄消毒水井,点燃艾叶熏屋内墙壁。节日间贴“午时书”,午时书用红纸书写:“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和“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等张贴大门两侧。端午节必举行划龙舟活动,初一龙舟下水试划,初五举行竞渡,清道光前仅鉴江有龙舟竞渡,道光后松山岛和县城亦在五里渡至松山岛之间海面举行龙舟竞赛。新中国建立后,端午节仍保持挂蒲、艾,包粽子,搞卫生,熏午时和划龙舟等习俗,余已废除。
罗源端午节大多数地方于初五日中午设家宴欢度节日,但飞竹的仓前等地则从初四起便设家宴。据传,黄氏祖宗生两子,年老时由两个儿子轮流赡养,初五日正好老人轮到老二家,而老大孝敬父亲,则提前于初四日过节。因此,该村初四、初五两日皆设家宴,后来这一办法被邻近一些乡村仿效,形成习俗,沿袭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