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福州日报
2022年6月6日 A01-A04
昔日抛荒地 今成致富田
初夏时节,新绿郁葱,生机勃发。罗源县西兰乡鹿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里,水稻长势良好。“原来这块土地,因为地处偏僻,加上农户外出务工,一度被抛荒,杂草丛生。”鹿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甘盛良说。
今年以来,罗源县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今年已完成抛荒撂荒复耕复种及山垄田垦复累计5000多亩。
土地流转
转出农业新光景
“我放心不下,过来看看,这田种得比我们自家种的还好。”近日,西兰乡甘厝村农户甘成发来到自家责任田,查看水稻生长情况。今年3月,甘成发与鹿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代种代销合同,委托合作社代种。
“我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责任田交给合作社托管,不荒芜农田,总之比自己种田划算得多。”村民甘盛国告诉记者。 “每年都有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在家里种田的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多个村子出现‘空巢’现象。”西兰乡副乡长林雪英介绍,为了解决耕地抛荒难题,西兰乡因地制宜,采取合作社代种代销的“托管模式”。这种“统一选种、统一机耕、统一灌溉、统一防虫治病、统一田管”的农田托管服务,实现种植过程的全程托管,让外出务工者安心。 同样,在起步镇上长治村、沈厝村,种粮大户黄培亮与引进的种植大户合作,流转了500多亩撂荒土地复耕种植水稻,解决了村民种菇而无法顾及春耕的问题。 “粮食安全生产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土地抛荒问题必须解决,采用农田托管、土地流转等方式,既维护了农户的经营决策权,又通过使用权的有序流转,解决了耕地抛荒的问题,为‘种田能手’提供了用武之地,让农业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之路。”罗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林辉说。 科技助力
让农民“慧”种田
调配种子、放置水泵、预设播撒区域……在罗源县飞竹镇,伴随着“嗡嗡”声,福州罗源中宏绿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的土地上空,一架农用植保无人机忙着播撒种子。 “一架无人机每天能飞播300亩农田,相当于16个到20个工人的工作量。”该公司负责人王先生笑呵呵地说,使用植保无人机播种,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助力增产增收。 选取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集中连片、示范效果好的区域,开展同田对比试验示范种植,选育出好的水稻品种。在飞竹镇刘洋村,这块“试验田”成为其他种粮散户关注的对象。“我们计划通过几年同田对比试验,选出抗病性、适应性、丰产性好的种子进行大面积推广,促进增产增收。”飞竹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显琛介绍。 “植保无人机使用、示范试验田选种以及科技特派员深入农田指导种植,不仅提高了统防统治覆盖率,也让农民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罗源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引入“活水”
金融为丰收打基础
罗源县还积极引入“金融活水”,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今年在原有基础上,全县增加了春耕贷款2亿元。”罗源县信用联社负责人介绍,信用联社抢抓农时,主动作为,针对合作社及个体农民,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简化申请资料,提升审批效率,推出不同利率优惠的贷款产品,满足不同主体的资金需求。“目前我们积极对接客户的信贷和政府服务类需求,推广‘支持三农发展类’贷款,做好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立足“早”字,提前谋划,备足货源,打通农资运销的“最后一公里”,罗源县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优势,组织人员摸底调研,分析农资市场变化,预测农资需求形式,确保农资不缺货、不断档,保持农资市场价格稳定。 “互联网+”也为农业发展提供助力。罗源县洪洋乡依托“益农信息社”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接入网络授权平台为农民免费提供农业专家咨询服务,以及技术培训、法律服务、代购农业生产资料、发布农产品供应信息等服务,打通农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罗源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福州日报 记者:任思言 通讯员:刘其燚 黄佳文 编辑:康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