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您的转发 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每天获取“殡葬时事”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韩星
编辑 百川
殡葬是人类围绕个体自然生命死亡而展开的告别与祭奠活动,其文化内蕴是丰富而深刻的,体现了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理解与把握。中国殡葬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必然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殡葬文化,而最重要的是传承发展其内在的核心精神。中国殡葬文化的精神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哀戚之情。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等情感,哀戚之情是人丧亲以后的悲哀伤痛之情。《孝经·丧亲章》中记载,“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哀戚之情源于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复归,死亡就是永远的失去,因此亲人的逝世给活着的人以沉重打击,使人产生不可抑制的悲痛之情。这种情感是殡葬活动的主导情感,贯穿于殡葬仪式的始终,弥散于参加殡葬活动的所有人,形成一种凝重、庄严的氛围,使得殡葬活动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感通、感应和关怀。儒家认为,哀戚之情是丧礼的本质。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戚”就是礼的情感本质。在礼的情感本质与奢俭形式之间,孔子说与其走形式,不如守本质。因此,殡葬文化就要寄托人们这种强烈、丰富、深厚的哀戚情感。
二是孝道仁爱。儒家认为,丧祭之礼的道德本质是由孝道推衍的仁爱。有一次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道问题,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父母活着时,要以礼相待,父母去世后,要按照规矩为他们安葬和进行祭祀活动,这都是孝道的应有之义。由丧祭之礼所体现的孝道,进一步推衍出“泛爱众”的仁爱精神。《孔子家语·五刑解》引孔子的话说:“不孝者生于不仁,不仁者生于丧祭之无礼。明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能教仁爱,则服丧思慕,祭祀不解人子馈养之道。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意思是说,不孝顺父母是由于缺乏仁爱引起的,缺乏仁爱又是由于不讲丧祭的礼仪引起的。彰明丧祭的礼仪,是为了教导人们仁爱。丧祭的礼仪得到彰明,那么老百姓就会孝顺父母。
三是虔诚恭敬。对逝者的恭敬,从丧礼开始延伸到祭祀。祭祀不只是一套礼仪形式,而是致诚敬于逝者以通死生之界限,诚则相感,思则相通。
四是以人为本。祭祀礼仪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荀子·礼论》中提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这是说,祭祀是表达人们对逝者思慕之情的方式,是忠信爱敬的表现,是人道精神的体现,是祭祀的本质之所在。通过祭祀礼仪的形式,体现人文的精神。
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殡葬文化也是这样。一般而言,文化的精神内涵是相对稳定不变的,继承主要是传承文化的精神内核;而文化的物质、制度层面则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因革损益,创新主要是指对文化的物质、制度层面与时俱进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以,要构建新时代的殡葬文化体系,首要的是传承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而实现殡葬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整版请见2021年5月13日第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