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畲族许多传统节日,在时间上与汉族节日相同,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汉族节日相近,这是畲汉文化互动和融合的见证。畲族传统节日也称庆贺节日,它常以喜庆丰收,祝愿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主题。畲族过年有哪些习俗你知道吗?
除 夕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畲族同胞称为“做大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要打扫干净,厅堂上的对联、祀供神灵的神堂要用大红纸重写刷新。粮仓及坛坛罐罐也要刷红纸封条,示意仓盈库满。除夕当晚,户户都要备几碗好菜,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大人煮鸡鸭煮猪腿,炒豆炒花生,蒸做春节食品。小孩则环坐在炉火旁“守岁”,由大人给每位小孩分发“压岁钱”,有些上了年纪的长辈就和他们坐在一起说古谈今,传唱祖歌。接着,家家蒸糯米饭,做年糕,做又油又嫩又香又圆的糍粑,表示全家团圆,并预示来年好时运,日子年年甜的美好前景。做完糍粑,大人小孩围成一团,吃去一部分,剩下部分藏入粮仓,来年取出,谓之吃有余。
畲族同胞在腊月三十日晚上,饭后由家中女老前辈把事先备好的干杉木一节(有的地方用硬木,不易烧完),埋人灶膛火灰中,杉木被点燃后,整个晚上都不会灭掉。等到正月初一早上,把柴放入灶中,拿起毛竹制的火筒,吹起杉木的火,使干柴燃烧起来,煮大年早饭。这种在大年三十埋火种引火煮饭的习俗,至今还保留着,它寓意新的一年发丁发财快,全家一切旺盛,上一年传下来的香火,永不熄灭。
新 年
新年即春节,是畲族传统大年日。在闽东,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争先挑水、燃放爆竹,点香“接年”,一大早各家各户必须设供品祭拜祖宗。过年人人着新装,喝糖茶,吃糕点、“长寿面”以求行时、长命。吃完年饭,还要装1碗米饭留着“答碗”,以示有吃有余。同一楼亲邻还要互相请喝糖茶贺年。当天,邻居互相走访,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则赐予“压岁钱。
正月初二
农历正月初二,是福安一带畲族的“白年日”,凡在前一年家里有人亡故的,这一天要备猪头、酒菜、摆香案、烧纸钱,祭奠死去的亲人。这一天,畲族同胞一般不串门,串门则不受欢迎,不予接待。而霞浦畲村的青壮男子,这天往往扛火铳、带猎狗,上山“发铳”,报祝猎神,求大发大利。
正月初五
农历正月初五,是畲族人民开年驾的日子。开年驾,意为春节已过,开始打扫卫生,下田劳动。这一天,由家长领着子孙,各自操锄头、扫帚、畚箕,从大门口往里扫至内厅。连灶灰、鸡舍、鸭圈、猪栏、羊栏、牛栏都要清理。大扫除完毕,全家团聚食糖茶。小孩喝了糖茶,说道:“甜格来!甜格来!”因“甜格来”是与“田割来”谐音,故预兆一年稻谷丰收。社口镇坑里一带的畲族村,这一天还搞“粘喜票”活动。“福首”敲锣打鼓拿着写有“恭贺某府某某喜得某某之庆喜金万锭”的大红纸“喜票”,分别到头一年得喜的家里祝贺,得喜者指盖房、修墓、娶媳妇、生儿生女和做寿的人。
畲族的春节习俗展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其中一些传统习俗可能随着岁月变迁和畲族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悄然逝去,但 “年味儿”依旧不变,“过年”始终意味着家人团聚的温馨和辞旧迎新的美好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