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山村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记罗源霍口乡东宅小学教师张正坚 本报记者 朱榕 通讯员 刘其燚
“甩起来,一个接一个跳进来。”52岁的张正坚站在罗源霍口乡东宅小学的操场上,拉着绳子,学生争先恐后往场中跳。操场上空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32年来,这样欢乐的情景一次次上演,到如今他头上已经夹杂了白发。
霍口乡是罗源最边远的乡镇,从城关到霍口的60公里山道,开车要一个半小时。每天一趟的客运班车运载村民往返。
1979年的秋天,张正坚被分配到位于霍口的东宅小学,学生来自5个行政村。农村条件跟不上,学校经历了多次搬家,有时借用祠堂,有时租下私宅,辗转10多年。宿舍有限,几个老师挤一间房;学生多的时候,老师又不够用了,他们成了“全科老师”;乡村教师之前工资低,张正坚还开了一块地,种菜补贴家用。
时间一晃而过,当年一些同事都跳出了山外,但张正坚选择留了下来:“这里曾是我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我对它有感情。山里的孩子需要我们。”
去年教师节期间,张正坚收到一封信,其中写着“也许我不是您心目中的好学生,您却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信是他教过的一个“捣蛋鬼”学生发来的。
这个“捣蛋鬼”的父亲酗酒,母亲好赌,这个学生经常说脏话、打架、逃学。一次,一位店老板拉着“捣蛋鬼”冲进学校办公室,原来他在店里偷东西,被抓住了。“怎么办?事情传出去,这孩子的学是别想上了。”张正坚想了很久,拉着“捣蛋鬼”到店老板面前,向老板赔礼道歉:“我们当老师的没把学生教育好,对不起。”随后,从口袋里掏出钱,替“捣蛋鬼”赔给老板,把这事给平息了下来。
第二天,“捣蛋鬼”跑来找张正坚,一见面就哭了。从那以后,张正坚不时到他家里,给他父母讲如何培育孩子,看到他有进步就及时夸奖,“捣蛋鬼”慢慢学好了,现在还成了一名企业家。
一茬接一茬的学生毕业了,像这样的故事,在张正坚的脑海中数都数不过来。而他教过的学生,年龄最大的也有40多岁了。
虽然后来当上了校长,张正坚还是坚持站在三尺讲台上。“在山道上走路时,听到学生的问候,在校园里时,听到一声声老师好,节日里,阅读着学生的祝福短信,这就是我付出的回报。”
在张正坚心中,跟32年前刚进学校相比,一切似乎没变,三尺讲台没变,孩子纯真的笑脸没变,过去搭档的几个“老哥们”没变,每天按时响起的上下课铃声没变。但一切又变了,学校从祠堂搬进了崭新的教学楼,门前的操场从黄泥地变成水泥地,乡村教师的待遇落实了,考上大学的学生多了,去年他们还留下了3名大学毕业的老师……
再过几年就退休了,张正坚一点也不闲着,还在教课。他对记者说,他舍不得那三尺讲台,他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