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7-7 13: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会员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一品飞云 于 2015-4-13 10:27 编辑 <br /><br /> “海都·利群阳光助学”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帮助1800多位学子圆了大学梦。今年的“助学直通车”早已启程,来到寒门学子家中。每当直通车来到寒门学子家时,他们和家人都倍感欣喜,但也有面对捐助时说“不”的寒门学子。 上周,当直通车在宁德时,宁德一中常年负责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陈锦云老师,就跟记者说起他们学校今年高三的黄龙(化名)同学。
4 F# n& W, P4 F* L* S1 T' y r 陈老师说,黄龙平时书读很好,也很勤奋,但家境不好,整年都只穿校服,而且吃饭也特别省,三餐都只吃青菜,尽量从牙缝里抠出钱来买书。高二时,老师们了解到黄龙情况时,为他申请学校的贫困生资助。“我找到了他,但他说自己还能挺得住,拒绝了”。陈锦云后来又找了黄龙三四次,但都被他给拒绝了。* p- `3 w2 v7 y( u& D
今年高考结束时,黄龙胃出血住院了,他的班主任知道后就塞给他500元,结果黄龙又拒绝了,“他班主任当时就发火了,骂了他一通后,他才勉强收下……这孩子内向,又倔。”陈锦云说,这次阳光助学,她又找到黄龙,可他还是拒绝了。8 r: e8 m1 \4 H# p- P8 b! F6 b: q
其实,每年在与寒门学子接触的时候,都会碰到类似黄龙这样的学生,他们通常以“家里还没困难到这个地步”、“还有比我更困难的同学需要你们”、“我上大学可以贷款,可以兼职”等理由婉拒了捐助,不过他们的父母却很希望他们能够接受捐助。
: O# s+ U5 k& J2 X! J0 I寒门学子拒绝接受捐助的理由果真如他们自己所言吗?在他们拒绝的背后,是否还有一些不为外人道的理由呢?这反映出他们怎样的心理状况呢?
4 u- w& x6 w) }2 u" G3 X 今起,海都报联合搜狐网共同推出寒门学子心理状况调查,希望借此分析和解读他们的心理状况,并寻求专业人士给予相应疏导!& q5 W0 L$ U; ?4 j- g- b+ q' l e E
我们力求在给予孩子们资金支持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0 N( U. {4 P1 `4 y
寒门尖子榜
- ~& G7 s8 E1 g. P. i4 j$ e 昨日,助学直通车开到了顺昌,当我们找到当地教育局,教育局的余局长给我们递上了一沓的学子名单。余局长说,为了保证他们收集到的学子资料准确可靠,他们会安排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到每一个贫困学子家庭走访。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们要走访129个村的贫困生家庭,并把他们的家庭情况一一记录下来。按照孩子的家庭情况把孩子家庭贫困程度分成四个等级,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
- E1 ?3 {3 ^$ q$ U) b* T 这份名单上的一个名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名字是张和涛,因为在我们进顺昌县城时,这个名字在大街的横幅上已出现过多次——“祝贺张和涛同学取得全省理科第三名”,张和涛的成绩是709分。8 l+ D0 @ B' J3 m
“别人觉得枯燥,你坚持,你就赢”6 B! e2 d9 l4 S; ~' w% T
张和涛家在新屯村安源,在他家房前,视野广阔,远处是一片竹山,近处是一片稻田。去年顺昌发洪水时,河流突然改道,冲到了张和涛的房屋前,至今家门口的坪子下方还是悬空的。
r% ], m3 ^6 |7 m4 d: ^ 洪水还冲走了张和涛的四亩稻田,张和涛的母亲到了附近一家菇厂上班,患了多年腰椎间盘突出的父亲也到菇厂当起了电工。张和涛还有一个姐姐在上大学,家里的经济很拮据。
. R& |; w- R- u 昨日,记者到张和涛家时,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张和涛告诉记者,他的堂姐张世珍是海都·利群阳光活动去年捐助的贫困学子,这幢两层楼的土木结构的房子是他家和大伯家的房子。# k. V, q; I0 q+ x! G. {0 _
心怀梦想1 k5 X7 E; a# A# P; [& e" u7 }, ?
张和涛说,在初中时,老师带着他和其他同学到北京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他们在北京逛了逛,他们请了一个大学生当导游,导游带着他们到了清华大学的门口。& O- Z' _- x1 S
当时,张和涛站在清华大学门口,心里暗暗定下目标,他一定要到这里来念书。
4 D" Q9 L3 W% p( i7 k& z 张和涛说,以前他英语总是考不到第一名。后来,他发现考第一名的女生每天上午和中午都在大声地念英语。于是,他也在走廊上大声地念出声来,他还把高中三本英语书全都背了下来。
! G- Q9 S, z/ T% J 他的语文老师每周都会布置一篇作文,却没有每周都检查,很多同学都没有写,想着能偷懒就偷懒,根本不当一回事。而张和涛每周坚持写作文,“别人觉得枯燥,你能坚持,你就赢了。”张和涛说。2 t+ {% X2 M6 S
奔向梦想
. p( _* ?: c8 ~ Y6 } 高三的一整年,他像练“金钟罩”一样,把自己“罩”在学习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念书。别的同学常说,他在走廊上、宿舍前都可以做到旁若无人地读书。
# m4 r5 Z; O$ o/ p6 ~5 u) j 在高三,他的成绩一度不理想,他的心里很急。于是,他给一位上北大的学姐写信,诉 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说难。学姐也给他回了信,给他支招,安慰他不要太心急。4 ~" u( Q K1 @, O5 Y/ y
最后一次模拟考,张和涛只考了630分,离他的清华大学梦还有一大截的距离。班主任谢老师安慰他,考差点,也是一种考验。他心里一下子开朗了,放下之前所有的不好的成绩,终于在高考时,他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
9 x6 ~& M2 U9 {4 I5 z 实现梦想7 W+ i6 M( p3 y8 p+ a
高考成绩出来后,张和涛没有特别兴奋,因为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但让他得意的是,他最爱的物理考了满分。
! a+ p$ w/ |4 I& F" a 成绩出来后,清华大学的老师最先联系了他,说要录取他。张和涛听了很兴奋。学校的老师对张和涛说,香港某大学也在招生,一般全省前三名的学生都在他们录取的范围内,而且他们还会提供60万元的助学金。& s/ L. U( _* S+ w1 R* H
这时,省内的一所高校也给张和涛的父亲打来了电话,说如果张和涛能来他们学校,他们愿意给他20万元助学金。第二天,学校还派了老师来到张和涛家里,把20万元提高到了60万元。张和涛的父亲说,助学金一度提高到了90万元。他对老师说,孩子要上哪所学校,只能他自己决定。
/ g7 }3 p n$ ^+ x 而张和涛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他说,物理是他的最爱,研究航天飞机才是他的理想。他认为,国内理科的最高学府在清华大学。
# N' b! s$ F4 A K! h- C
* k% |1 N0 t' w" ]" \5 z新内容9w新内容9w新内容 新内容9w新内容k新内容k注| 新内容k乐k城:新内容k新内容 |
|
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luoyuannews ,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
获取更多资讯:【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luoyuannews”→关注】